青,水天之色也。至高至广。
青花,中国瓷器之最也。至雅至美。
许振首创的“水韵青花”亦诗亦禅,大美无言,山水之至境也。
明陶宗仪说,气韵生动,出于天成,人莫能窥其巧者,谓之神品(《辍耕录·叙画》郭熙《林泉高致》第16页)许振的水韵青花山水,即是气韵生动、妙趣天成。
石涛说“予拈诗意以为画意……满目云山,随时而变,以此哦之,可知画即诗中意,诗非画里禅乎?”(《苦瓜和尚画语录》第55页)许振水韵青花之化境,在于对诗意意境的追求。满目云山,水气氤氲。画境虚实相生。空灵、飘渺,变幻无穷。
许振的水韵青花,非突发奇想而来。十数年以来,他师古人,遍研渐江、石涛、梅清的黄山佳作;师造化,他长年在黄山“搜尽奇峰打草稿”,常常涉足人迹罕至的未开放的险峰。有时甚至大年三十都在黄山度过。在与黄山的朝夕相处中,许振终于遇化黄山,在雨后黄山的满目云气、虚无缥缈的化境中,终于顿悟,黄山之韵只一个“仙”字足矣!许振妙悟得黄山之神韵,茅塞顿开,“参禅须悟禅境,学诗须悟诗境”(敏泽语)“绘画则须悟画境”(许振语)自从遇化黄山,许振之黄山大韵图有如神助,一发而不可收。雨后黄山水气氤氲,墨韵淋漓,变化万千。展现了无尽的诗意。得到了业内名家、学者的好评。许振亦因其写意长卷“黄山大韵图”而名声鹊起。
自从遇化黄山以来,许振的大写意水墨黄山大韵图渐入佳境。许振不愿意重复自己。他不断向自己提出挑战。他总觉得水墨黄山大韵图虽把握了黄山雨后的满目云山的特点,也被同行高手认定“气韵生动”。这在山水画中已是很高的评价了。但许振总觉虽有自己的面貌,但离“入古出新”尚有距离。水墨淋漓虽表现了黄山雨后的亦幻亦梦的诗境,但终归厚重有余,“仙气”不足……行到水穷处,坐到云起时。许振终于摸索出了“水韵青花”独特的绘画语言,将黄山的“仙”字表现得淋漓尽致!青色为天之色,至高至广。青花,为中国瓷器之最,至雅至美。水韵青花,以水驭青花,高雅、空灵、纯净、飘渺,充满诗意,禅机无限。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水,即为许振水韵青花之“道”。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,气韵天成。
大写意水韵青花,写是用水挥洒,意是造境。是厚积薄发,而非逸笔草草的文人笔墨游戏。许振的水韵青花,得益于他对石涛、渐江、黄宾虹、张大千黄山山水大家的深入研习。根植于大量的黄山写生。脱胎于大写意水墨黄帝之山大韵图长卷。成就于遇化黄山之大彻大悟。
大写意水韵青花,与所谓的文人画逸笔草草有着根本的区别。有些作品看似逸笔草草,实则无一笔没有来处。作画之前,许振并非胸有成竹,只是让自己进入创作的心境,心无旁骛,物我两忘。当第一笔落下,水与青花渗化开来,变幻莫测、半湿半干之际,许振据此会灵感闪现,突发奇想,大笔挥洒,信马由缰,以水破青花,生发开去,随着水与青花的碰撞,渗透,裂变,有如神助,幻化成变幻莫测的奇景。或行云流水,或云蒸雾蔚,或水气氤氲。或混沌一片。“笔以墨会,是为氤氲。氤氲不分,是为混沌……画于山则灵之,画于水则动之,画于林则生之,画于人则逸之。”(《苦瓜和尚画语录》第29页)许振作画,属于激情一派。对黄山烟云,情有独钟。每逢作画,有如参禅,意定心闲。或静如处子,或动如脱兔。兴之所至,泼墨挥毫,大开大合。往往一笔下去,山水的形、体、肌理、质感、云气、水气、诸妙皆备。许振说,那些神来之笔,其时有如神助。时过境迁,往往自己也不能复制。惟其如此,当不在状态时,很难有神来之笔,水韵青花的神品、逸品也是可遇而不可求。
许振的水韵青花,没有传统山水画程式化的束缚,随心所欲又不失中国山水画之意境。水韵青花之诗意,之禅意,可谓“大美无言”,妙趣天成。那份纯净,那份空灵,引起观者强烈的共鸣。恰如宋郭熙所说:“烟霞仙圣,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……今得妙手郁然出之,不下堂筵,坐穷泉壑,猿声鸟啼,依约在耳,山光水色,滉漾夺目,此岂不快人意,实获我心哉!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水之本意也。”(《林泉高致》第9页)
赵赜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、博士,艺术研究所副所长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